F/A-18是源于YF-17的战斗机。在非常多的文献中都把YF-17和YF-16看作第一批遵循能量理论的第三代战斗机。但是关于F/A-18E/F的文献中往往又能看到非常负面的评价。
F/A-18E/F原本为与NATF搭配的低端机,但是NATF被放弃,最终F/A-18E/F变成了F-14的后继机。
F/A-18E/F由F/A-18C/D放大而来,那么其气动特性和F/A-18C/D会有很大的差距吗?如果说F/A-18E/F的气动性能很差,那么为什么对F/A-18C/D的评价就是偏正面的呢?对F/A-18E/F不利的评论是否更多地源于和F-14的比较呢?
总的来看这俩都是现今中美两国海军的主力舰载机,都不可不称之为“好飞机”。超虫的强大攻击力和优秀的“常用”机动性有目共睹,而飞鲨继承自27家族的庞大机体与充满希望的未来也是为人称道的。不过值得注意的是,现阶段这两种战机所处的环境、所处生涯阶段都是完全不同的。
超虫已经是一种完全成熟的战机,并且由拥有强大舰载航空兵的美国海军操作使用;而飞鲨尚处于起步阶段,距离上舰成功不过四年多时间,中国舰载机部队的历史也基本和飞鲨一样青涩,遑论中美两国在硬件上的巨大差距,就如同一个懵懂世事的少年和一个孔武有力的青壮年的较量。
对F/A-18E/F的空优性能的评价,每一个部分优劣是大家心里都有数的,但请不要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好/差的一面,而忽视了差/好的一面。